-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09/30]
-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09/30]
-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09/30]
-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09/30]
-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09/30]
百蕊草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檀香科(Santalaceae)植物约30属,4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产8属、35种、6变种,各省区皆产,其中有百蕊草属(ThesiumL.)1属、14种、1变种,南北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百蕊
檀香科(Santalaceae)植物约30属,4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产8属、35种、6变种,各省区皆产,其中有百蕊草属(ThesiumL.)1属、14种、1变种,南北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百蕊草属下级分为鳞叶组()和百蕊草组()。百蕊草组约46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我国包括百蕊草(ThesiumchinenseTurcz)在内有13种[1]。
百蕊草,又名百乳草、九仙草、九龙草、山柏枝、地石榴、细须草、一棵松、积药草、珍珠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及白风草等。其干燥全草入药,性辛,味微苦涩,具清热解毒、补肾涩精、止咳化痰等作用。百蕊草是一种广谱的抗菌中草药,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遗精、感冒、中暑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百蕊草具较强抗菌消炎作用,被誉为“植物抗生素”[2]。本文就百蕊草的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为其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1 百蕊草生物学研究
1.1 百蕊草植物学特征
百蕊草为多年生、半寄生草本。株高15~40 cm,直根系,主根呈圆锥形,根上具吸器,先端凹缺,夹附在寄主植物根上而生长。茎纤细淡绿色,具棱,单生或分枝,直径约2 mm。互生或对生单叶,线形,长2~5 cm,宽约2~5 mm。花期4~5月,白色,雄蕊五枚,与花被裂片对生。果期约6~8月,坚果阔椭圆状或近球形,果直径2~2.5 mm[1]。
1.2 百蕊草的生物生理研究
百蕊草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1],因百蕊草喜光照,喜温暖湿润气候,故多分布于池塘坡地、田埂路边及山体缓坡。其群落主要为草本群落或有稀疏小灌木的草本群落,群落内光照充足,土壤湿润,含水量充足。宋玲珊等采用定点标记法观察百蕊草物候期,在连续3年的观察中未发现可存活2年以上百蕊草植株,推断出百蕊草在长江流域属于二年生植物;第1年为实生苗,生长周期较长,出苗较早的实生苗在夏季倒苗死亡,而出苗较晚的实生苗可顺利越夏并在秋冬季分化出根颈芽,冬季休眠。第2年为宿根苗,由根颈芽发育成簇生状,生长周期较短[3]。
百蕊草属于半寄生植物,自身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营养自给,但也通过吸器从寄主体内夺取水分和养分,寄主可以显著促进百蕊草生长发育[4]。百蕊草寄主种类广泛,但对寄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经调查研究发现,包括酢浆草科、伞形科、紫草科、百合科、十字花科等24科的70种植物为其寄主[5]。寄主不仅影响百蕊草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营养成分和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显著差异。对百蕊草寄生生理研究发现,5-二叔丁基-1,4-苯醌(DMBQ)具有1,4-对苯醌核心结构,能够诱导百蕊草根系产生吸器[6]。Ichihashi等人采用转录组结合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了百蕊草寄生生理和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极长链脂肪酸(Veny-long-chain fatty alid, VLCFA)生物合成基因、生长素生物合成信号相关基因和毛状根发育基因在吸器中有较高的丰度。基因共表达分析确定了VLCFAs和生长素信号响应了百蕊草的毛状根发育,GC-TOF-MS分析也表明多种类型的脂肪酸,包括25碳长链饱和脂肪酸在吸器中积累。该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百蕊草寄生机制提供了基础[7]。
1. 3 百蕊草的栽培繁育
由于百蕊草植株弱小,资源比较分散,产量较低,所以人工繁殖栽培显得非常重要。百蕊草的栽培主要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研究表明,百蕊草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证明百蕊草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8]。用500 mg·L-1的赤霉素(Gibberellins, GA3)溶液浸种24 h后低温层积处理150~180 d,可有效破除百蕊草种子休眠[9]。管悦琴等人研究了百蕊草家种或异地引种及采用大棚种植百蕊草的技术方法[10],但是由于百蕊草需寄生附着在其它活体植物根上生长,给人工栽培带来难度,栽培种植产量不高,产量有限,每亩仅3~5 kg。有关百蕊草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的扩大技术研究也有较多报道,吴峰等人用外植体的接种诱导的方式进行百蕊草愈伤组织离体培养得到优化的人工培养条件[11]。罗查梅等人通过研究外植体消毒时间、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芽苗诱导、增殖、壮苗的影响,为提高外植体诱导率和瓶苗增殖率提供理论依据[12]。袁艺等人曾以山奈酚的含量为鉴定指标,测定发现百蕊草野生苗和组培苗中山奈酚含量相差不明显[13]。罗曼等人尝试了发酵法生产百蕊草素的方法[14],但对百蕊草人工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工培养的百蕊草与天然产的百蕊草在有效成分及含量上存在差异,是否会改变抗菌、消炎等活性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ylxydlxzz.cn/qikandaodu/2021/0112/480.html